頹廢的京都地下咖啡廳

出發前,收集了京都許多的咖啡館和餐廳資料,明明知道一趟旅程不可能去那麼多家,還是貪心地列了一份私心名單。

果然,短短八天行程去景點都不夠,更別說特地去咖啡廳。最後在犧牲掉嵐山、金閣寺、南禪寺行程後,才抽空去了 Cafe Independant 和 Cafe’ Bibliotic Hello!

京都三条通、御幸町這一帶有不少洋派老建築,其中一棟就是1928ビル(建於昭和3年),前身是每日新聞社的京都報館,如今活化成著名的文藝空間,裡面有藝廊、咖啡館和劇場。

灰粉紅色的復古洋風建築外觀很獨特,還有一個星型造型的露台,非常漂亮,Cafe Independant 就開在裡面的地下室。

進入大樓,左手邊一個窄小的樓梯,就是通往地下餐廳的入口。狹窄的樓梯間貼滿藝文氣息的海報,襯托花色貼地磁磚,好另類!

來到地下層,第一眼看到 Cafe Independant 馬上就愛上了!剝落斑駁的牆面、格子門窗,一切都是那麼的有型,這種有型的感覺不是靠佈置和裝潢來刻意打造,而是建築本身從1928年醞釀至今,一牆一磚所自然透出的復古氣味。

昏黃的燈光從玻璃門窗投出來,氛圍好引人入勝。這個地下室原是新聞社的倉庫,紅磚牆壁和弧形的屋頂都保留著當年的模樣。

因為是地下,餐廳沒有日照,整間店籠罩在幽暗的燈光裡,只餘牆壁上方開著的氣窗透進一點日光,粗糙的長木桌, 瓷磚石柱,洗石子地板,鐵質復古椅子,每一樣都好有型。 餐廳一角還有販賣音樂光碟,這裡晚上就會變身成音樂酒吧,整間店散發一種很自我、很有想法的帥勁。

餐廳有提供午餐套餐,我們點了意大利麵包套餐,配有馬鈴薯泥,沙拉和湯。肉そぼろご飯午餐套餐則附送一碗湯。肉碎味道夠濃很好拌飯,溏心蛋也好好吃,水準不錯。

臨走之前,別忘了上一上 Cafe Independant 的洗手間,在老舊的空間搭配嶄新的設備,那兩扇舊式西洋風格的毛玻璃木門,讓我想起六、七十年代偵探西片。

離開餐廳後轉上二樓參觀,樓上有餐廳、店鋪和劇場。實在大愛那綠色框格子窗!應該說,整棟建築物我都大愛!

距離1928大樓不遠,就是同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物 sarca,建於1916年,外觀是鋼筋混凝土的古典風格,前身是銀行大樓。

建築物裡面有著漂亮氣派的原木大樓梯,深色木地板,還有玻璃木門。

跑進去看了看,裡面有 Tintin 專賣店,以及很多手工材料店,京都女孩連買個手作材料,都可以到這麼有味道的建築物,日本人真是隨時隨地都很夢幻啊!